心 姨
泗水黄花基督墓场因从荷兰时代继承的家属都不要管,变成荒废的墓地,是乞丐、土匪的居住、隐居地,晚上下等娼妓在此找猎物。某一天,有机会到泗水东区Keputih靠近垃圾站的政府公墓观察。这里不像黄花基督墓场污秽与阴森,没有横七竖八的坟墓。
Keputih这大片墓地原来是居民的水塘,因现有的旧坟场已容纳不下,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难题,市政府就买下作公墓,共60公顷,2003年开始启用,至2008年才用15公顷。据3月27日的统计,现在已有6000个坟墓了。
这块坟场,不像现有的墓地只供某宗教专用。伊斯兰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佛教、印度教等信仰的人都可在这里安葬。
这里的墓地一排又一排顺序整齐排列着,像烈士墓一样,当然不能按风水选择地点。坟墓的面积2X1平方米,大小一样,有列号码的黑色墓碑,只够刻上死者与太太或老公名字,没有竖立的十字架,而是在墓上用乳白石装饰成十字架。
坟墓不可像其他地方用红绿粹石装修,只用土埋着。我来时正是旱季,很多坟墓给太阳晒得裂开,和老鼠穿洞,有的给雨水冲后陷下了,这应该整齐又美观的坟地变成参差不齐。若每月花7万5千盾叫人看顾,就会让这坟墓像披上绿油油的草毯。
为了容易辨认,人们就在墓上左右放塑胶花,每年扫墓时把被日晒雨淋退了色的换上新的塑胶花。
回教与基督教的坟墓相邻,回教徒只用刻上死者名字的小小墓碑。可惜没时间找其他宗教的,不知在哪一边,其形式一定有区别。
看那一排排的坟墓,我沉思着,人生的终点竟然如此,两腿一伸,什么都完了。只留下臭名或芳名,钱财没能带进去,遗产留给活着的家人,至于怎样处理,公平分配或互相争夺,不是他的事了。
人生在世,为名、为利、为地位,兄弟间、亲友间、团体内部,争权夺利、闹分裂,甚而闹到法庭,两方受损,又何必呢!
来源:千岛日报 2012年12月12日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